平台与车厂的遭遇战
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今年的快手,一定会是补课。 快手慢了。 从一款成功的产品向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跃升路径中,它需要补的课程太多,用户运营、商业化、产品矩阵、战略布局等等。 而落后需要承担的代价,便是它在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议价能力,逐渐萎缩。 比如在人才的争夺中力不从心。 日前,原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执行总裁陈熙(Kevin)离职,加盟字节跳动,担任抖音火山版负责人。一同邀请陈熙加盟的还有快手,职位是战略副总裁。 人才流动的方向是企业排名上升或下降的直观体现。人往高处走,陈熙最终选择去字节跳动,已经表现出这位高级管理人才对两家企业的评定。 慢了,还会带来慌乱。 一位快手员工对略大参考说到,他所在的部门,每个双月人事架构都会调一轮,来了 4 个月,换了两个老板,现在又在 OKR review。 快手还要承受更多同抖音的比较。 就像此次赴港上市,决定快手估值和融资走向的隐形力量是抖音。资本市场都在观望抖音的反应,它是否会融资?何时会登陆港交所? 这就是第二名的尴尬,生活在第一名笼罩的乌云之下。 更让快手尴尬的问题在于,它行业第二的位置还能守多久?略大参考获悉,视频号的日活用户数达 3.5 亿,已经超过了快手。 换句话说,对快手而言,只有视频号不对外发声,它的日活用户数才能继续保持行业第二。 1 快手正在实施一场换头术。 具体来说,就是把将基层的、土味的老铁文化,提升到类都市的时尚和文化感。 操刀手之一是胜加广告的马晓波。 他今年出圈的代表作是为B站制作的《后浪》,之前还有 2019 年初刷屏的《啥是佩奇》。 胜加很会讲故事,用低开高走的叙事节奏,引发用户情绪共鸣。相似的操作路数,毫不意外地出现在它们为快手打造的广告中。年初的《点赞可爱中国》,将镜头对准 40 位热爱生活的老铁,以群像故事呈现倔强、坚持、勇敢、留心生活中细微美好的普通人。 这支广告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关注,“逼格”被频频提起。它创造了中国广告史上的历史时刻——1 月 4 日,央视一套在《新闻联播》结束后的黄金时段,完整播放了这支两分钟的广告。这样的长度,极其罕见。 高光之中,快手的焦虑,清晰可见。 后厂村从不缺少焦虑。任何破格之举中,总是包含着突破现实引力的渴望。快手在央视投放的品牌广告是 K3 战役中的重要部分。K3 是快手创始人宿华在去年 6 月以员工信形式提出的目标:要在 2020 年的春节期间,将快手的日活用户数提升到 3 亿,代号为 K3。 从 2011 年,快手创始人程一笑带领银鑫、杨远熙在天通苑两室一厅的居民楼里创办快手算起,K3 是这家公司第一次明晃晃地向外界宣布,自己要追求速度。 快手冲刺 K3,最直接的目标是要在日活数据上追平抖音。快手更早做短视频,但是到 2019 年,抖音已经后来居上,领先快手 1 亿多日活用户。 于是,这家突然追求豹变的公司,将“追求极致,为快不破”的八字标语,挂满上地西路 6 号的快手总部。员工工位上方的顶部棚灯,悬挂着橘红底色上嵌紫色的 SLOGON 海报。很像几年之前,电商企业冲刺双十一时的办公景象。 被外界称为快手三号人物的马宏斌是 K3 的直接负责人,今年 5 月调岗之前,他是快手运营业务的总负责人。 一切都是为了更快。 快手先是上线了极速版,放弃了双列的产品形态,采用抖音单列的形式,上下滑自动播放。 此外,快手一改重产品轻用户运营的思路,成立了公司层面的运营部门。2019 年 9 月,快手正式在公司内部成立运营部门,马宏彬带头,从 0 开始创建快手运营能力。
K3 战役的另一个关键行动是与央视春晚合作的互动红包。宿华从腾讯挖来王剑伟,出任快手 2020 年央视春晚项目(内部代号 A1)的负责人,并以高于市场预期的价格,拿下央视春晚独家短视频合作伙伴的身份。 2020 年,受益于疫情导致的“宅家红利”,几乎所有互联网细分行业的表现都不错: 游戏行业表现非常好,无论是龙头腾讯、网易,还是新生代莉莉丝、米哈游,其拳头产品均取得了极佳的流水;手游出海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,尤其以《原神》《万国觉醒》《使命召唤手游》为代表。 (当然,如果你只研究A股游戏行业,可能会得出 2020 年是手游小年的错误结论。因为 2020 年游戏行业的增长焦点已经完全与A股上市公司无关了。) 电商行业在渡过一季度的物流瓶颈期之后,从二季度开始复苏,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的业绩都还不错,社区团购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增长突破口。当然,由社区团购引发的反垄断争议又是另一个话题了。 直播行业在带货直播的推动之下继续增长,渗透率继续提升。看看快手的招股说明书就知道,2020 年对三大直播类型(秀场、游戏、带货)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年份,而且这三大类型的交叉变现越来越明显了。 短视频行业的疆域还在不断拓宽:首先是微信推出了视频号,迅速积累了 2 亿以上的 DAU;其次是头条系提出了“中视频”的概念,其实B站做的也是“中视频”;与此同时,抖音的广告收入还在飙升,短视频在分走越来越大的广告主预算。 互联网教育以及知识付费行业更不用说,宅家红利大大推进了网课、远程培训的发展速度。以腾讯会议、钉钉为代表的远程办公功能也取得了巨大进展,相信大部分打工人都深有感触。 除了一些受到疫情影响太直接的细分行业,例如 OTA(酒店/旅行预订)、电影/演出票务,整个互联网行业在 2020 年过得还不错,龙头公司过得尤其不错。只有一个细分行业除外——这个行业没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(甚至应该受益),却在 2020 年被打得落花流水;无论在用户眼中还是资本市场眼中,存在感都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。 没错,你猜对了,这个悲催的行业就是长视频。如果你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,你很可能已经忘记它的存在了……
有句俗话怎么说的来着?赢球不可怕,缺谁谁尴尬。 (编辑:阜新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